English

现代典当不一般

1999-11-02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陈静 我有话说

受旧时代行业形象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当铺总与“贫穷”、“悲惨”、“凄凉”这些词相提并论。各种电影小说里对当铺的零星描述也无不是幽暗的店堂,高过人头的柜台以及在柜台后把算盘拨打得“劈啪劈啪”乱响的掌柜。老年人对当铺的回忆挥之不去,青年人则对它嗤之以鼻。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典当行业再度复兴。目前全国已有1200家典当行,北京共有金保、阜昌、宝瑞通、华夏四家典当行。作为京城第一家的金保典当行自1992年开张以来已经接待了800多家不同性质的企业,10余万位客户,累计提供贷款3亿多元人民币,业务量以年20%的速度递增。人们的观念在转变,由“乘人之危”到“救人之需”,典当行今非昔比,早已成为了一种周转资金应急、消费、投资的现代生活融资新渠道。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工具

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为扩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银行贷款一般是信用贷款,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常常被拒之门外。而作为银行业务的必要补充,以抵押贷款为特征的典当行可以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银行机构不能提供的应急资金,弥补企业流动资金供给的断档和不足。一个周末,一位小伙子因急于签订合同只差1万元,在银行大门紧闭后,把富康车开到了典当行,获得了现款后签了合同。这笔生意被他赚了35万元,随后他赎回了汽车,喜笑颜开不住夸典当行“就好像及时雨一般,真是方便快捷。”

据人民银行1996年颁布的《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当铺是一种特殊的向企业与个人发行短期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较银行贷款程序简单,申请企业或个人可当场拿到贷款。企业把可移动的闲置设备、积压产品、多余原材料质押贷款,用以投资新项目、购买新产品无疑是一种绝好的选择,是企业在银行之外一种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

人们走进典当行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生活平静,而在市场经济下,买房、买车、看病、上学很难不碰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而暂时把个人用不着的金银饰品、珠宝字画、有价证券、高档裘皮等物品拿到典当行抵押贷款,等有钱时再赎当,把“死”物变为“活”物以解燃危之急不失为一种个人融资的好办法。金保典当行经理段明对记者说:“典当行时常会碰到十万火急的人,钱包被盗身无分文,汇款不到急于交住院费,为孩子上学急需贷款……在我们这里,他们的困难都得到了解决。”一位女士因家人住院急需一笔住院费,所以把家中一条24K金项链和一枚戒指在典当行中质押了近8000元钱付了住院费。有了钱之后又把首饰赎了回来。

据段经理介绍,典当行客户由开始时的私营民营企业居多到现在的居民个人居多,是典当行的一大特点。95%的居民个人客户虽然在典当金额上与企业平分秋色,各占50%,但95%这一数字也说明人们的观念有了转变,人们不再拒绝典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当铺的大门。

不仅如此,“富人”也走进了当铺。我有钱,但是我也进当铺,这是典当行业服务在对象上的重大转变。以前只有饥寒交迫的穷人才进当铺,而现在经商个体户、中小企业和经济上不困难的老百姓出于需要也都走进了当铺。一位地质大学老师和老伴要去香港旅游,把珠宝放在家里又不放心,所以把珠宝送到典当行这个安全而又相对便宜的“家”里暂存,当金又可作为旅游来回的机票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而许多创业者,正是看到了典当的优势,通过典当贷款作为创业资本而开始创业的。可见,典当不仅仅是解应急之需。另外,典当的物品档次也越来越高,汽车、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出现在典当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